关键词    
设为首页 加入收藏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云寿文化
这个农民不简单
时间:2025-07-22  来源:中国云寿文化旅游网  责任编辑:中国云寿文化旅游网  阅读量
带着疑问,我们来到天台山脚下,约到百忙之中的老俞,听他讲起了传奇的经历。
俞玉林,1965年10月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院桥,15岁身带3分钱,步行93天到山西某煤矿挖煤两年。17岁逃离煤矿,步行5个月到新疆,在新疆某农场打工种田。1983年俞玉林接过农场,短短6年时间,种粮规模迅速扩展到山西及东北三省,造林种田,种粮面积达到76万亩,成为全国第一种粮大户,受到中央领导接见。在刷新中国农民种粮历史的同时,也刷新了中国农民致富的历史,俞玉林靠种粮成为亿万富翁。
致富后思乡之情日渐浓厚。50岁那年,他回归家乡。在家乡的山水间开启了传奇人生下半场——在乡村振兴的浪尖造梦。
2015年,回到家乡黄岩。经过考察,他看中了黄岩宁溪镇的乌岩头村。将乌岩头已经破落的古村,坍塌的古民居如旧复旧。并投资办民宿、民俗博物馆、土菜馆……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落地样板,乌岩头从此成为人们竞相打卡的网红地。中央电视台也专程来到乌岩头采访,录制了30分钟的专题片,在七套播出。
乌岩头开发成功,名声大振,附近区县领导慕名邀请老俞去黄岩山投资开发。经过实地考察,投资一个多亿,租下黄岩山及沿线10多公里的溪流山地,开始景区开发。2017年1月,黄岩山景区正式对外开放。景区虽然没有天台、黄岩、仙居大景区的优势,但是老俞发掘的神话以及与神话相关的景区布局和设计,依然吸引了大批来自江浙沪、杭宁温及台州本地的游客,高峰时日接待游客上万人,一度成为热门景区。
 2019年路桥区新桥镇领导登门引资,签订游学项目开发协议,投资2亿多元开发中华史博园,其中投资6000多万,邀请画家芦宾及陈真等几十名画师,用时3个多月绘就的5000米中华复兴之路,还有他自己设计建成的圆楼大舞台等游学项目,成为旷世杰作。
同时,对拥有250多年历史的单体古建筑群五凤楼进行保护修缮,追加资金进一步完善设施,建立不起眼收藏馆,将其11万件藏品中的部分藏品展陈在五凤楼,使之成为目前浙江省最大的民间个人收藏馆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,来到天台山旅游,被天台山的绿水青山、人杰地貌、千年和合文化所吸引,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--在天台扎根。
联系到乡镇废弃小学宿舍楼,打造新天台山民俗博物馆。博物馆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,藏品已经摆放有一万多件,从传统农耕、戏剧到生活百态器物。今年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,其中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、珍贵的红色历史照片、信件、印章等,打算配合政府筹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经过深入交流,越发佩服眼前这个中国最牛农民。你说他是农民吧,新疆的万亩麦田被他种成了"黄金海",九华山的黄精田能长出"神仙草";你说他是中医吧,把脉时比老中医还像老中医,开的方子能让顽固的老毛病乖乖投降;你说他是书法家吧,提笔写幅字,村里大爷能裱起来当"镇宅之宝";你说他没文化吧,精通道家文化,且医术精湛,奇怪的是,帮人家看病、写字从来不收钱。更绝的是,他还揣着个"收藏癖",全国各地的老物件碰到什么他就收藏什么,目前他收藏的藏品多达11万余件。
2005年成立了“红心社”,红心社爱心团队目前人员有200多名。
抗战老兵进行身份确认后,日常生活、生老病死都由红心社承担费用。成立之初,全省抗战老兵有1000多名,截止到今年,全省百岁抗战老兵有89名,其中台州有25名,天台9名,至今都还活着。
我问老俞你怎么这么牛,他憨笑着说:"啥牛不牛的,就是闲不住,想多折腾点事儿。"如果有时间,3天都讲不完。可不是嘛,像老俞这样的农民,中国估计难找第二个。毕竟,能把种地种成故事,把生活过成诗的,除了他,还有谁呢?(余贤宋、奚华清)

 
来顶一下
近回首页
返回首页